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筑巢引凤” 聚企成“链”——重庆奉节眼镜产业“从无到有”成长记

体育正文 93 0

“筑巢引凤” 聚企成“链”——重庆奉节眼镜产业“从无到有”成长记

“筑巢引凤” 聚企成“链”——重庆奉节眼镜产业“从无到有”成长记

近日,记者走进(zǒujìn)重庆市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看到,数十家眼镜企业正加紧生产,镜架、镜片、蓝牙眼镜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。一个眼镜全链条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集群正快速崛起,成为当地新的产业名片。这座位于三峡库区(sānxiákùqū)腹地的县城,几年前眼镜产业还是一片空白(yípiànkòngbái),2024年综合产值已达30.2亿元,奉节何以“从无到有”成功打造眼镜产业集群? “眼镜产业契合奉节的发展(fāzhǎn)需要。”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陈雨林(yǔlín)说。 奉节县曾是全国产煤百强县之一。煤炭开采(kāicǎi)虽然(suīrán)为奉节带来了短期利益,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。2016年(nián),奉节将全县(quánxiàn)所有年产9万吨以下的煤矿关闭。在转型期内,奉节一度面临产业空虚、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等问题,急需寻找绿色发展新出路。 “当时,一位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开设的眼镜(yǎnjìng)店引起了县里的注意。”陈雨林说,眼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又具有低能耗、低污染的特点。发展(fāzhǎn)眼镜产业,既(jì)符合(fúhé)绿色发展需求,又能创造大量工作岗位。以前,眼镜产业主要布局在(zài)东部沿海地区,因劳动力、土地成本逐渐提高,眼镜产业逐渐向西部转移。奉节以此为(wèi)契机,开始发展眼镜产业。 在奉节(fèngjié)县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一家眼镜企业(qǐyè),工作人员在眼镜生产车间工作。新华社(xīnhuáshè)记者王全超 摄  为更好地(dì)承接产业转移,奉节“筑巢引凤”,不断完善生态工业园区配套能力,让眼镜企业引得进、落得下(xià)、发展好。近年来,奉节生态工业园区投用标准厂房84.9万平方米、职工周转房1026套、安置房536套,建成眼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眼镜展示中心。园区内,仓储(cāngchǔ)物流中心、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(shèshī)均已投用。 重庆万大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江说:“奉节为企业准备(zhǔnbèi)了完备的配套设施,助力企业‘轻装上阵(qīngzhuāngshàngzhèn)’,切实(qièshí)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。我们从入驻园区到投产仅花了半年时间,几乎是‘拎包入住’。” 除了完善硬件设施(shèshī),奉节还为入驻企业配备服务专员,为企业提供“一对一(yīduìyī)”服务,及时协调解决(jiějué)企业招工用工难、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。 “此外,奉节非常重视产业(chǎnyè)集群发展。”陈雨林说,奉节在(zài)招商时,持续推进眼镜产业补链、延链、强链,打造集设计、制造、展销、文化、检测为一体的眼镜全产业链(chǎnyèliàn)。 奉节一家眼镜(yǎnjìng)店的(de)工作人员在整理眼镜产品。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(shè)  产业链的逐渐完善产生了集聚效应。重庆明旭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兵说:“我们(wǒmen)企业主要生产镜片等眼镜配件,园区内(nèi)眼镜企业加速集聚,为公司带来了更多订单,园区内多家企业成为了我们的客户。” 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的企业看中奉节眼镜产业的发展前景,发来“入群申请”。今年以来,奉节新签约10家眼镜企业,投资额3.98亿元。目前,奉节投产眼镜企业76家,其中(qízhōng)规上企业21家,可年产眼镜2亿副、镜片3亿副,带动(dàidòng)就业人数超(chāo)3500人。(记者赵佳乐)
“筑巢引凤” 聚企成“链”——重庆奉节眼镜产业“从无到有”成长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