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:工业大县锻造县域经济“硬脊梁”
贵州:工业大县锻造县域经济“硬脊梁”
贵州:工业大县锻造县域经济“硬脊梁”
兴业、强县、富民,工业(gōngyè)是重中之重(zhòngzhōngzhīzhòng)。贵州提出(tíchū),促进县域(xiànyù)工业特色化、差异化、集群化发展,推动全省县域工业提质增量。据省工信厅去年6月(yuè)发布的《关于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到2027年,全省县域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,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%左右。
全省县域工业提质(tízhì)增量成效明显(míngxiǎn),项目建设风生水起,工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。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、盛义信煤(xìnméi)焦化、裕(yù)能铜冶炼、瓮福江山新材料、美锦华宇煤焦氢等一批(yīpī)百亿级重大项目接续在织金、盘州、福泉等县市落地、建设、投产。去年,县域经济总量占(zhàn)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63%左右,一批工业大县正加速崛起,成为牵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贵州贵铝新(guìlǚxīn)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代胜强/摄)
“工业大县就是(shì)那些(nàxiē)工业经济规模较大、工业产值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、在工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(yōushì)和影响力的县域,它们既是区域工业发展的基本盘,又(yòu)是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”。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伟说。
县域(xiànyù)工业“你追我赶”
在贵阳清镇市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,火红的(de)铝水从上游(shàngyóu)直供铸轧(zhùyà)车间,不到24小时,便化作薄如蝉翼的电池铝箔。在这里,每吨电解铝加工成高端铝材,附加值翻三倍。
清镇市铝土矿(lǚtǔkuàng)资源极为丰富,拥有全(quán)国最大的整体连片矿区,保有储量(bǎoyǒuchǔliàng)达3.9亿吨,居全省之首。目前(mùqián),清镇已成功构建“铝土矿开采——金属冶炼/非金属应用——精深加工——回收利用”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。
铝产业“一链穿珠”,今年一季度(yījìdù),清镇市规模以上铝及铝加工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(zǒngchǎnzhí)69.33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(gōngyèchǎnzhí)的74.5%。
在开阳县,磷化工(huàgōng)是(shì)县域经济的一大动力源。立足传统磷化工基础优势,开阳果断切入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赛道,贵州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开阳项目就是新赛道的一个领跑者,此项目一期10万吨氢氧化钾(qīngyǎnghuàjiǎ)生产线目前(mùqián)正加速推进,计划6月份正式投入生产。投产后,贵州将会拥有第一条氢氧化钾生产线。
聚力生(jùlìshēng)一期10万吨氢氧化钾生产线
聚力生开阳系列项目计划打造从原料(磷矿)到(dào)终端产品(磷酸盐)的完整产业链,全部建成投产(jiànchéngtóuchǎn)后预计年产值(niánchǎnzhí)可达260亿元。2024年,开阳县磷及磷加工产业创下280.15亿元产值,占(zhàn)全县规上工业94.4%。开阳县工信局副局长张秋艳说,全县基础(jīchǔ)磷化工、精细化工、新能源的占比是3:1:1,到2030年,大概会形成1:1:1格局,县域经济发展将实现动力(dònglì)再升级。
工业(gōngyè)大(dà)突破,县域大追赶。数据显示,2024年,盘州工业总产值(zǒngchǎnzhí)突破600亿元,同比增长7.8%;习水县仅规模(guīmó)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171.22亿元,在中国西部百强县排位从第74位提升(tíshēng)至64位;瓮安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8.8亿元,工业税收超7亿元,工业增长对GDP贡献率(gòngxiànlǜ)达43.5%……工业大县挺起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硬脊梁”。
以占全省(quánshěng)三分之一、超7000万吨煤炭产能为基础,盘(pán)州市打造“煤-电-焦-气-化”千亿集群,推动传统煤电向精深加工延展,焦炉煤气制氢、煤焦油提纯项目纷纷落地(luòdì),同时,依托(yītuō)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。
从形式单一的(de)煤(méi)焦化生产,到集煤炭洗、选、焦化、化工产品精深加工、液化天然气(LNG),等9条(tiáo)完整的循环(xúnhuán)经济产业链,贵州盘江电投天(diàntóutiān)能焦化有限公司将煤炭“吃干榨尽”。从年产量70万吨煤焦化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年产量200万吨“煤-电-焦-气-化”一体化循环经济企业。
盘誉泰合机械公司(gōngsī)生产车间
而在红果经济开发区,盘誉(pányù)泰合机械公司的厂房里,矿用(kuàngyòng)液压支架排列如山。“44家能矿装备企业扎堆,连维修再制造(zhìzào)都成产业链了。”盘州市工信局经济运行科负责人余琛阳告诉记者。目前红果经济开发区能矿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了掘进、支护(zhīhù)、运输以及集整机制造、关键部件制造、易耗件生产、基础加工制造、维修再制造、租赁贸易服务(fúwù)于一体的全(quán)产业体系。
今年以来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“强县域、促(cù)集群”为主线,统筹资源要素,强化政策供给(gōngjǐ),推动县域工业特色化、差异化发展。聚焦(jùjiāo)“一县一业”,为72个县量身(liàngshēn)定制发展路径,动态完善产业链图谱和在建(zàijiàn)项目、在谈项目、拟招企业“一图三清单”,分类施策(shīcè),针对资源富集县,依托“富矿精开”战略,推动磷煤化工、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链耦合发展。
蔡伟说,实施(shíshī)“一图三清单”,引导各县依托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(jíqún),促进(cùjìn)县域工业特色化、差异化、集群化发展的做法,为加快推进贵州(guìzhōu)工业高质量发展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提供有力支撑。
带动县域(xiànyù)经济协同发展
工业(gōngyè)大县牵动全域发展。国家电投集团贵州(guìzhōu)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威宁自治县平箐光伏电站,十年前诞生贵州首度光伏电,如今铺就906.65万千瓦新能源矩阵。山上的光伏板可以遮阴保墒,为当地马铃薯种植创造了(le)一个丰产优产途径,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(zēngshōu)。
新能源产业是威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。随着三峡(sānxiá)集团、华能等20余家能源巨头相继落户威宁,全县现已累计完成新能源项目建设(jiànshè)投资超300亿元,催生“农光互补”“风电(fēngdiàn)旅游”等县域(xiànyù)新业态,6.5万亩流转土地焕发新生,光伏装机容量规模全省第一。
《关于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实施方案》提出,支持县域重点打造营业收入超过(chāoguò)10亿元级的龙头企业,到2027年,力争在全省县域累计培育新增10亿级工业龙头企业50户。推动修文、赤水、玉屏(yùpíng)、独山、瓮安等规模(guīmó)以上(yǐshàng)工业企业总量突破100户,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0户。
威宁自治县平箐光伏(guāngfú)电站
“工业大县绝非仅仅是GDP的贡献者,更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支点。”蔡伟说(shuō),它们通过做大做强(qiáng)特色主导产业、延伸产业链条、推动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、促进集群发展(fāzhǎn),推动县域工业提质增效的同时,更有效带动了就业扩大、民生(mínshēng)改善和农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。
蔡伟说,清镇、开阳、盘州等地从“原材料(yuáncáiliào)基地”向“新材料高地”“制造集群”“绿色(lǜsè)(lǜsè)能源基地”的转身深刻表明: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以“一县一业(yīyè)”为主攻方向,通过集群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推动县域(xiànyù)工业从“小而散”向“专而精”“特而强”转变,最终实现县域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。
贵州日报天眼(tiānyǎn)新闻记者 江婷婷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